設備故障診斷系統資訊:臺灣水利局智能防洪減災水監測傳感器系統
近日,經濟水利部啟動了“智能防洪網”工程,計劃今年投資一億一千萬元,在臺南市易發洪水的熱點地區,在道路和移動設備上安裝二百七十個防洪傳感器,可以立即掌握正確的洪水信息,使有關部門首次做出防洪決策。設備故障診斷系統具有緩變信號(如溫度、壓力、轉速、流量等)與動態信號(如振動信號)的數據融合處理功能;具有黑匣子記錄功能;系統滿足車輛振動沖擊環境下的使用要求。電渦流位移傳感器能靜態和動態地非接觸、高線性度、高分辨力地測量被測金屬導體距探頭表面的距離。它是一種非接觸的線性化計量工具。無線振動傳感器基于無線技術的機器狀態監測,具有振動測量及溫度測量功能,操作簡單,自動指示狀態報警。應用于工業設備狀態管理及監測控制系統;適合現場設備運行和維護人員監測設備狀態,及時發現問題,保證設備正常可靠運行。在四年試驗期結束后,它將逐步安裝在臺灣的主要道路或容易淹水的道路上。屆時,結合手機 APP,將能夠提供準確、即時的十字路口和道路洪水信息,使居民能夠在家中提前采取防洪措施,或者在開車時避免道路被洪水淹沒。
據了解,這套智能防洪網絡主要基于臺灣省所有道路安裝路面淹水傳感器,水位站、雨量站構建的洪水計算機制,快速掌握各地實際淹水情況,方便相關部門決策泄洪設施。同時,結合手機APP,居民可以手機接收,在家里提前了解,或者在開車時預測洪水情況,先做好防洪措施和規避動作。臺灣省水利廳廳長賴建新表示,一般車輛的地下通道之所以會有水尺,是因為路人害怕強降雨時不知道會有危險,所以才安裝,讓人們可以讀取。但這還不夠。未來智能防洪網建成后,居民可以提前用手機接收即時消息。水利部門表示,雖然有覆蓋全臺灣省的洪水預警系統,在臺風或暴雨的情況下可以發出洪水預警訊息,但這主要是根據過去雨量站的數據,過去淹水地點的統計,再結合氣象部門發布的雨量預報,計算出預估的淹水情況。在未來,道路淹水傳感器部署后,我們可以立即掌握真實的淹水情況,甚至在未來安裝圖像傳感器。目前,臺灣省水利部門計劃用1.1億新臺幣與臺南市在智能防洪網絡方面合作4年。在未來兩年內,它計劃安裝90個道路洪水傳感器和180個安裝在水泵上的移動抽水傳感器。賴建新進一步解釋說,道路淹水傳感器有兩種,一種安裝在電線桿上,另一種安裝在路邊的配電箱上。如果以后有洪水,不用人工查看就能知道實時的洪水信息。此外,每年都為農產品投保此類災害險。因為沒有這種傳感元件,所以很難促進補償的確定。如果未來能夠推廣,災害保險推廣的潛力會很大。但一個帶通訊功能的路面淹水感應器,單價約12萬新臺幣,不便宜。賴建新說,這種傳感器是兩三年前與制造商一起開發的。未來全面安裝后,智能防汛物聯網的傳感器會有很大的商機。此外,網絡層的5G通信和光纖網絡可以帶動知識服務業。現在以臺南市為試點,一方面訓練部隊,一方面創造需求。賴建新甚至希望傳感器元件商業化后,價格能降下來,讓普通人能在大賣場買到。